《如何避開地溝油 哪些食品含地溝油》由長春長白山榨油機廠產品優勢欄目為您提供,《如何避開地溝油 哪些食品含地溝油》是常識知識,希望《如何避開地溝油 哪些食品含地溝油》能給您生產帶來幫助!
地溝油是質量極差、極不衛生,過氧化值、酸價、水分嚴重超標的非食用油。它含有毒素,流向江河會造成水體營養化,一旦食用,則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,引起食物中毒,甚至致癌。“泔水油”中的主要危害物——黃曲霉素的毒性則是砒霜的100倍。也許留在我們身體內的毒素沒有達到讓我們有很明顯不健康的狀態,但是排除這些毒素還是很有必要的。
地溝油是一個泛指概念,是對各類劣質油的統稱,一般包括潲水油、煎炸廢油、食品及相關企業產生的廢棄油脂等。
有研究將地溝油分為三類,一是狹義的地溝油,即將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(地溝油)或者將賓館、酒樓的剩飯、剩菜(通稱泔水)經過簡單加工而提煉出的油(潲水油);二是劣質豬肉、豬內臟、豬皮加工及提煉后產出的油;三是用于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后,再被重復利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后使用的油。
地溝油的加工原料主要是從餐館、火鍋店、招待所、食堂等飲食業回收的含油脂的食物殘渣和泔水。地溝油的上方一般有灰白色油膩漂浮物及食物殘渣,還會有地下生活污水、果蔬腐敗物、生活垃圾等,撈取收集后經過簡單加工,油呈黑褐色,不透明,有強烈的酸腐惡臭氣味,凝固點高。另外由于地溝油與地下水泥壁接觸,地溝油含有多種有害金屬元素;微生物、寄生蟲等會大量繁殖,多種細菌毒素會聚集在一起。
如何把地溝油對身體的傷害減少到最弱呢?識別那些容易含地溝油的菜成為了關鍵。
最容易使用地溝油的菜:扣肉、蒜香骨、牛仔骨、燒鵝、炒面及川菜、湘菜中紅油水煮系列、油炸類食品(如炸雞、漢堡)、烤鴨等。“川菜館和湘菜館用‘地溝油’最厲害”,餐館師傅表示,川菜中像水煮魚、水煮牛肉、火鍋之類,都需要大量的油來制作,但是一盆水煮魚往往只賣十幾二十元,價格那么便宜,它們靠什么賺錢?很多餐館都在用油上做手腳。
川菜和湘菜館之所以多使用“地溝油”主要是他們的菜品大多以辣為主,“‘地溝油’有一種怪味,因為顧客點的菜大多是辣的,往往就將‘地溝油’的怪味蓋住了,客人在吃飯時根本發現不了”,有些客人在餐后感覺嗓子會有一種澀澀的不舒服感,多半是點的菜中含有“地溝油”。
比較安全的菜:所有蒸煮類菜式、魚肉等相對安全,其中最安全的菜:蒸魚、魚湯、鹽水青菜、清蒸河鮮、海鮮、煲湯類、酥類以及涼拌菜等。
少吃油。在外就餐時,多點蒸煮的菜肴,少點過于油膩的菜,包括油炸主食、酥香面點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菜雖然不需油炸,但也經過“過油”的工序,比如那些特別嫩的肉丁、雞丁等。只有人們吃的油少了,用于回收的地溝油原料才會變少,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減少地溝油的產量。
太膩的油要警惕。在外就餐時,當發現菜肴油脂膩口,黏度很大時,用地溝油或劣質油的可能性極大。新鮮合格的植物油是滑爽而容易流動的,絕無油膩之感,在水里涮一下,比較容易把油涮掉。反復使用的劣質油口感黏膩,吃起來沒有清爽感,甚至在熱水中都很難涮掉。
國營、連鎖店更安全。石萬榮告訴記者,雖然也有媒體曝出一些高檔酒店、餐館使用地溝油,但總體來說,這些地方還是較為安全的。此外,大家就餐可以選擇一些國營店或連鎖店,國營店一般管理比較嚴,不會冒險使用地溝油;連鎖店比較注重自己的品牌,萬一用地溝油被查出,聲譽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坍塌,所以也會有所顧忌。
明明點的是素菜,偏能吃出肉味,十有八九用的不是新油。
菜里的油不清亮,顏色渾濁,估計放的是多次使用過的劣質油,因為油在加熱過程中顏色會逐漸變深。
新鮮合格的植物油是滑爽而易流動的,沒有油膩之感,在水里涮一下,比較容易把油涮掉。而地溝油口感黏膩,吃起來沒有清爽感,甚至在熱水中都很難涮掉。也可以滴幾滴油在手指上,用指腹來回搓,如果有黏膩感,用地溝油的可能性極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