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健康養生知識 大豆營養成分》由長春長白山榨油機廠產品優勢欄目為您提供,《健康養生知識 大豆營養成分》是常識知識,希望《健康養生知識 大豆營養成分》能給您生產帶來幫助!
中國古文獻認為,在有文獻記載以前,大豆便因營養值高而被廣泛地栽培。同時在公元前2000年大豆便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豆科植物。栽培大豆起源于中國,中國在5000年前就開始栽培植物。并由中國向南部及東南亞各國傳播,以后于18世紀到歐洲。主張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論,認為:大豆原產于中國,是中國起源中心的栽培植物。Morse在考察大豆的古代歷史時說:有關這種植物的最早文字記栽是在《本草綱目》里,書里記載了神農氏在公元前2838年描述中國耕種這種作物的情況。在以后的記載里也反復提到了大豆,而且被當作最重要的豆科栽培作物,也是五谷(水稻、大豆、小麥、大麥、粟中國文明社會賴以生存所必需的食物)之一。認為大豆于公無前11世紀左右首先出現于中國華北的東部。
大豆含豐富的蛋白質,500g的大豆含蛋白質相當于1000g瘦肉或1500g雞蛋或6000ml牛奶的蛋白質含量,同時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尤以賴氨酸含量最高,對人體組織細胞起到重要的營養作用,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功能;
所含脂肪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(亞油酸、油酸、亞麻酸等),對心、腦血管有保護作用;黃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,防止血管硬化,預防心血管疾病,保護心臟;
大豆中的卵磷脂還具有防止肝臟內積存過多脂肪的作用,從而有效地防治因肥胖而導致的脂肪肝;黃豆中含有多種礦物質,補充鈣質,防止因缺鈣引起的骨質疏松,促進骨骼發育,對小兒、老人的骨骼生長極為有利;大豆中含有的可溶性纖維,既可通便,又可減少膽固醇;黃豆中的鐵不僅含量多,而且易被人體所吸收,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療效;大豆中含有一種抑胰酶的物質,對糖尿病有治療效果;大豆低聚糖能促進對人體有益的雙歧桿菌的增殖,抑制病原菌,防止便秘及腹瀉,有保護肝臟及抗癌作用;
黃豆內含有一種脂肪物質叫亞油酸,能促進兒童的神經發育。亞油酸還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,所以是預防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等的良好食品。此外,黃豆內還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和鈣、磷、鐵等無機鹽。干黃豆內雖不含維生素C,但發芽后能產生維生素C,在蔬菜淡季,可補充食用。生黃豆中,含有抗胰蛋白酶因子,影響人體對黃豆內營養成分的吸收。所以食用黃豆及豆制食品,燒煮時間應長于一般食品,以高溫來破壞這些因子,提高黃豆蛋白的營養價值。
黃豆蛋白質含量高達40%左右,最優質的可達50%左右,相當與瘦豬肉的2倍多,雞蛋的3倍.黃豆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組成比較接近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,屬于完全蛋白,其中賴氨基酸含量較多,每一百克黃豆中約含鐵質35.8毫克,含磷418毫克。
大豆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,原產我國。我國自古栽培,至今已有5000年的種植史。現在全國普遍種植,在東北、華北、陜、川及長江下游地區均有出產,以長江流域及西南栽培較多,以東北大豆。世界各國栽培的大豆都是直接或間接由我國傳播出去的。
由于它的營養價值很高,被稱為“豆中之王”、“田中之肉”、“綠色的牛乳”等,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用。
大豆發酵制品,包括豆豉、豆汁、黃醬及各種腐乳等,都是用大豆或大豆制品接種霉菌發酵后制成的。大豆及其制品經微生物作用后,消除了抑制營養的因子,產生多種具有香味的物質,因而更易被人體消化吸收,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維生素B12的含量。
黃豆有“豆中之王”之稱,被人們叫做“植物肉”、“綠色的乳牛”,營養價值最豐富。干黃豆中含高品質的蛋白質約40%,為其他糧食之冠。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,一斤黃豆相當于二斤多瘦豬肉,或三斤雞蛋,或十二斤牛奶的蛋白質含量。脂肪含量也在豆類中占首位,出油率達20%;此外,還含有維生素A、B、D、E及鈣、磷、鐵等礦物質。一斤黃豆中含鐵質55毫克,且易被人體吸收利用,對缺鐵性貧血十分有利;一斤黃豆中含磷2855毫克,對大腦神經十分有利。黃豆加工后的各種豆制品,不但蛋白質含量高,并含有多種人體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氨基酸,膽固醇含量中豆腐的蛋白質消化率高達95%,為理想的補益食療之品。黃豆及豆腐、豆漿等豆制品已成為風靡世界的健康食品。